國內股期聯動重挫,重慶螺旋鋼管市場情緒出現崩塌,使得本就孱弱的市場“雪上加霜”,是鋼市連續重挫的主要因素。鐵礦石供應彈性弱,率先交易供不應求預期。在去年年末,市場就在挖掘鐵礦石供應不足的預期。按初始預期,在無限產影響下,2021年國內生鐵同比將增加2000萬噸左右,對應鐵礦石消費增加達到3000多萬噸,而國外鋼廠復產也將給鐵礦石帶來7000萬噸以上的消費增量,全球鐵礦石消費增量達1億噸以上。市場預期2021年鐵礦石將供應缺口將長期存在,鐵礦石價格不斷推高,并且鐵礦石流動性好,資金青睞度高,資金炒作下,進一步放大鐵礦石的供需矛盾,國際鐵礦石價格一度達到230美金以上,遠遠超過其開采成本。今年以來鐵礦石平均價格為185美金/干噸,全球成本最高的礦山利潤率也能接近100%,鐵礦石在今年產業鏈利潤分配中占有絕對地位,嚴重侵蝕了我國鋼鐵行業的發展成果。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超過80%,1-7月我國鐵礦石進口量64989萬噸,同比下降993萬噸;國內鐵精粉產量為15869萬噸,同比增加591萬噸,1-7月全國鐵礦石總供給出現下降,這也可說明鐵礦石供應缺乏彈性,但高礦價仍然嚴重脫離基本面。
此外,過入8月中旬,需求釋放預期向現實過渡,然而受疫情及極端天氣影響,需求釋放始終清清淡淡,疊加宏觀經濟數據不佳導致的市場擔憂仍然存在,在需求以及減產未大面積兌現之前,重慶螺旋鋼管市場信心難以建立,不排除仍有探底的可能。
考慮到連續下跌后,存在修復性機會,需求略有邊際轉好跡象,持續暴跌空間或將有限。鋼鐵供給彈性大,利潤水平偏低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1-7月份全國粗鋼產量為64933萬噸,同比增長8%,這還是建立在7月大范圍壓產以及唐山長期限產的基礎之上。鋼鐵供給彈性較大,明顯影響了其利潤水平,今年以來螺紋鋼和熱卷現貨平均利潤分別是450元/噸和640元/噸,利潤水平偏低,并且在階段性甚至出現虧損。另外,這里面還有一個關鍵問題,從3月份開始全國粗鋼壓產預期就非常強烈,為什么鐵礦石價格還能在一段時間內繼續創新高?這是因為在限產背景下,市場相信鋼企在高利潤下可能呈現抵抗式減產,進而在一定程度增大鋼材供給的彈性空間,這對鐵礦石需求不會形成太大的利空,因而在3月-5月中旬鐵礦石跟隨鋼價上漲。5月中旬開始在國家保供穩價政策下,鋼價一度大幅回落。7月粗鋼壓產工作全面推進,重慶螺旋鋼管價格再次呈現上漲。從鋼材利潤變化情況來看,限產與否直接左右鋼材利潤。